{蜜色影院}-久久久久亚州?ⅴ无码专区首,欧美熟妇自拍tⅴ在线,韩国r级电影,麻花视频在线观看电视剧锦镖人,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應急管理部就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建設情況舉行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4-05-27|來源:中國網

文字實錄

應急管理部新聞發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 申展利: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應急管理部新聞發布會。2022年,在“中國+中亞五國”外長第三次會晤時,我國提出建立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的倡議。兩年來,應急管理部加強與中亞五國應急管理部門協作,持續深化防災減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學技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今年530日,也就是本周四,中國—中亞應急管理部長級會議將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共商務實合作、共謀安全發展。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向大家介紹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情況,以及部長級會議籌備情況。在國家應急指揮總部出席發布會的有: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司長王滿達先生、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陳奕輝先生、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朱芳芳女士,還有一位發布人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在烏魯木齊出席發布會,他就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廳長賈林·努爾哈米提先生。

首先,請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司長王滿達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應急管理部國際合作司司長 王滿達: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在這里和大家見面,介紹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的建設情況。

中國同中亞五國山水相連、毗鄰而居,是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全面戰略伙伴。我們都普遍面臨較高的地震、洪澇、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風險,以及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艱巨任務。530日,中國—中亞應急管理部長級會議將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正式簽署《關于建立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這將標志著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正式建立。

早在2022年,我國倡議建立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時,就得到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20235月,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成功舉辦,為中國—中亞關系開啟了新的紀元,其中一項重大成果,就是為應急管理領域務實合作搭建了新平臺。六國應急管理部門順勢而為、加緊推進,著力打造區域應急管理合作新平臺,助力各國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監管、綜合應急救援能力,深化跨境救援協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本國本地區高質量發展。

回顧這兩年,我們同五國緊急情況部門、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共同努力,為構建應急管理合作機制做了充分準備。一是推動應急管理相關內容納入中國—中亞峰會成果。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話中表示,中國—中亞合作要加強機制建設,表示中方倡議建立包括應急管理在內的各領域會晤和對話機制,為各國開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搭建廣泛平臺。六國元首共同簽署的《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明確表示,“各方愿加強應急管理部門協作,深化防災減災、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以及地震科學技術等領域交流合作”,這為雙方下一步行動指明方向。二是就工作理念達成共識。明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對接戰略政策,整合資源需求,聚焦重點領域,實施務實項目,提升協作成效。三是務實合作,為深化互利共贏開啟新前景。過去不到一年時間里,中方主辦、五國參與,共同舉行了論壇、研討、培訓、演練等活動,不斷完善合作機制、謀劃頂層設計、提升救援能力、做好救援準備。這些都有力地表明,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基礎扎實、平臺眾多、前景廣闊!

我先介紹這些情況。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申展利:

謝謝王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朋友圍繞今天的發布主題提問,提問前先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新華社記者:

中國—中亞應急管理部長級會議將于530日召開,能否介紹一下這次會議的規格、形式和內容?以及這次部長級會議地點選在新疆烏魯木齊召開,有哪些方面的考慮?

王滿達:

謝謝您的提問。本次會議是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首次以實體形式高規格舉辦的區域部長級會議。王祥喜部長將主持并發言。這次會議,將全面回顧六國元首就加強應急管理部門協作達成的重要共識,系統梳理各方在防災減災救災、安全生產監管、綜合應急救援三方面的合作情況,進一步提出多項務實合作建議。

本次會議,哈薩克斯坦緊急情況部、吉爾吉斯斯坦緊急情況部、塔吉克斯坦緊急情況和民防委員會、土庫曼斯坦國防部、烏茲別克斯坦緊急情況部負責人將應邀出席,圍繞賡續傳統友誼、共謀安全發展深入交換意見。與會各方將簽署《關于建立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機制的諒解備忘錄》、批準未來行動計劃、走訪有關單位和企業。

這次會議選在我國的烏魯木齊召開,意在體現中方熱情友好,發揮新疆區位優勢,同時進一步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亞歐黃金通道和我國向西開放橋頭堡建設。

總臺中文國際頻道記者:

據了解,這次部長級會議期間將開展油氣管道事故應急處置實訓演練,能否介紹一下各國參訓隊伍的情況,以及實訓演練的具體考慮和安排?謝謝!

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分管日常工作)陳奕輝

謝謝您的關注。石油天然氣的輸送有多種方式,管道運輸是主要方式。國際上對油氣管道輸送的安全問題普遍關注、高度重視。所以,這一次我們專門安排了油氣管道事故應急處置實訓演練。這是落實“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交流機制的具體舉措,為推進中國和中亞五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這個目的是讓中國和中亞五國進一步提升油氣管道的聯合應急處置的能力,為中國—中亞油氣管道輸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目前,全國安全生產領域有1000多支專業救援隊伍,其中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也就是國家專業隊有100多支,涵蓋了礦山救援、危化救援、隧道救援、水上救援,以及油氣管道救援等重點行業,覆蓋各省級行政區域,是國家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一次實訓演練,中方的隊伍就是從國家專業隊之中精選的,我們從10支國家油氣救援隊伍之中,選擇了烏魯木齊隊、廊坊隊,以及國家管網集團的搶維修隊專業骨干來參與。

這次實訓演練,大家很關注,由中國和五個中亞國家共同派出100多名專業救援人員共同參加。實訓演練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共訓共練,為期5天,主要是聚焦油氣管道應急搶險處置,圍繞風險管控、工藝技法、搶修實操,設置了油氣管道應急處置風險分析、原油管道帶壓封堵、天然氣管道全自動焊接、山地段管道搶修處置等10個科目,中外參訓人員共同學習交流、共同訓練。

第二個階段,我們安排的是匯報演練,計劃于531日上午舉行,設置了五個科目,分別是:原油管道、天然氣管道、隧道內管道的應急處置,站內管道堵漏,山地管道搶險布設5個科目,屆時會動用天然氣回收裝置、全自動測量下料、全自動焊接、等離子火焰切割機等一批先進救援裝備。匯報演練之后,我們還將邀請參加部長級會議的代表一起參觀我國油氣管道救援的部分先進適用裝備。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總臺CGTN記者: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和亞歐黃金通道,在深化我國同中亞國家應急管理合作方面,新疆有哪些具體的考慮和安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應急管理廳廳長 賈林·努爾哈米提:

謝謝您的提問。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是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應急管理合作機制的共同愿景。今年4-5月,我們在烏魯木齊成功舉辦了首期中亞五國安全風險防范交流培訓和中亞五國油氣管道應急處置共訓共練及演練專題培訓,既作為中國—中亞應急管理部長級會議的重要務實合作成果,也有效擴大了我國應急管理工作對外影響力。新疆將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著力在以下方面開展合作。

一是加強自然災害共防共治體制機制合作。推動與中亞國家地方應急管理部門間法律法規、標準、政策等方面的交流機制建設,探索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機制。

二是加強跨境應急救援交流合作。與周邊國家地區深化救災經驗和技術交流,探索建立油氣管道安全監管、應急處置、應急救援機制,建立跨境應急救援協作機制,強化共訓共練等活動。

三是加強邊境森林草原火災聯防聯控合作。在國家層面建立中國哈薩克斯坦森林草原防滅火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推動與哈邊境地區建立森林草原火災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在邊境森林草原防滅火預警監測、火情信息共享通報、協同處置等方面合作,切實提升共防共處邊境森林草原火災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強地震及地質災害防治合作。加強與中亞國家地方探討建立邊境強震、大震的應對處置協調機制,建立以技術輸出、數據共享、人員交流、項目合作等全方位的防震減災合作新機制,適時舉辦天山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助力各方提升抗震救災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秉持習近平主席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深入貫徹落實本次部長級會議形成的各項共識,以“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制為平臺,不斷提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水平,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天山地震帶是中亞地區的一個主要地震帶,也是中國地震活動較強的地區之一,那想請問六國在地震合作方面有哪些比較好的經驗?謝謝!

中國地震局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朱芳芳:

謝謝您的提問。中亞地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境外起點,也是全球地震活躍的地區之一。我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交界處是板塊相互作用的關鍵區域,天山地震構造帶橫貫其中,是主要地震危險區,也是國際社會研究大陸地球動力學和內陸地震災害等前沿問題的關鍵地區。中國地震局歷來重視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震局為主要窗口,匯聚系統力量,通過建機制、強項目、搭平臺、促交流不斷加強與中亞國家的地震科技合作,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宣傳推廣防震減災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提高區域地震災害風險防范能力。主要合作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打造對話機制促合作。中國地震局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地震科技主管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多個局屬單位還與中亞國家地震研究機構簽署了項目合作、資料交換、人才培養協議,建立了多層級交流互訪和破壞性地震聯合應對與考察機制。自2019年以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先后加入由中國地震局發起建立的“一帶一路”地震減災合作機制。通過穩定的對話合作機制,我們與中亞國家加強了溝通和相互了解,為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利合作搭建了橋梁。

二是推動項目落地強合作。項目是合作的基石。我們在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多個科技計劃和建設項目的支持下,積極推動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落實落地,科研合作項目累計達到100余項。近年來,我們與中亞國家陸續開展了中亞天山區域GPS聯合觀測、地震地磁監測臺網建設、地震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防范示范應用、一體化地震動模型與區劃示范研究、新疆—中亞陸內俯沖帶大震震源識別與危險性分析等多個科技合作項目。這些項目為我國新疆和中亞國家的防震減災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基礎信息和科技支撐,對保障我國西部戰略通道安全和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搭建交流平臺優合作。自1992年始,已連續舉辦11屆的天山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已成為中國―中亞地震科技合作的一張閃亮名片。來自中國、中亞地區、俄羅斯等國超過1500名科研人員圍繞天山地震和災害風險防范問題展開研討,極大促進了區域地震科學研究的發展。新疆帕米爾陸內俯沖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國家面向中亞地震科技合作的另外一個優質平臺。我們邀請中亞國家地震機構的專家作為野外站流動崗成員,推動合作走深走實。依托該平臺,與中亞國家開展天山強震形勢研判、數據共享和科研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巴經濟走廊”等國家戰略和區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四是密切人員交往助合作。中國地震局積極搭建與中亞各國人員交流互訪的橋梁,以技術培訓、學術交流、人才引進為載體,大力推進與中亞各國地震科技人才交流。我們多次舉辦面向中亞國家的防震減災技術與管理培訓,參訓人員超過100人。2022年新疆地震局獲評自治區引智基地,中國地震局烏魯木齊中亞地震研究所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借助柔性引才政策,聘請了中亞國家8名資深專家為特聘教授,為推進與中亞國家高層次人才合作、聯合開展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謝謝!

澎湃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過去一年在中國舉辦了多場面向中亞國家的應急管理務實合作活動,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另外,中方還將實施哪些項目?謝謝。

王滿達:

謝謝您的提問。如您所說,過去一年,我們在中國—中亞應急管理合作框架下舉辦了多場活動。一是202310月的應急管理高級別智庫論壇。中亞國家緊急救災部門政府代表、學者專家齊聚北京,圍繞自然災害防治熱點難點廣泛交換意見,交流既關注戰略對接和頂層設計,又注重推進基層減災能力建設、科技成果轉化賦能、應急文化溝通交流,為促進中國中亞災害治理合作建言獻策。二是202311月的安全生產能力提升研討會。六國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地質資源部門、科研院所、礦山和科技裝備企業代表相會鄭州,圍繞礦山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災害事故防治技術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這是中國同中亞國家首次開展安全生產領域務實合作。活動期間我們安排中亞各國朋友赴當地企業進行參觀走訪,我國企業完備的制度規范、先進的技術手段、系統的人員培訓、良好的安全文化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三是20244月的安全風險防范交流活動。來自中亞五國緊急情況、安全生產監管、地礦、消防等單位的39名代表與中國同事在烏魯木齊朝夕相處一周。大家系統全面交流在安全生產和消防救援方面的體制機制、法律體系和經驗做法,共赴演練場和地下模擬礦,直面真火和事故。七天里六國兄弟同吃同住同行,結下深厚友誼。四是當前正在烏魯木齊進行的油氣管道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我們聚焦跨境油氣管道安全,模擬典型事故場景,實施聯合救援演練。

將來,中方還計劃同中亞伙伴一道,實施洪澇災害防治和地震救援“守望計劃”,研究制定重大災害互助預案;探討建立邊境地區突發事件信息交換機制和邊境地區森林草原防滅火聯防聯控機制,更好保護邊境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華開展高級指揮人員、安監執法人員、消防救援人員培訓,助力各國全面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協助有關國家試點建設多災種監測預警網絡,提高科技防災減災能力。上述項目均已列入中方去年宣布的“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14項合作舉措。這14項舉措涉及技能提升、救援實戰、科普宣傳和交流互鑒,旨在通過“小而美、惠民生、見效快”的務實項目,助力包括中亞國家在內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為各國和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

中國應急管理報記者:

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地震領域已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合作,請問對于下一步深化合作,還有哪些重點安排?

朱芳芳:

謝謝您的提問。2023年中國—中亞峰會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兩場重大外交活動成功在華舉行。中國同中亞國家的友好關系翻開了嶄新篇章,地區合作呈現勃勃生機。中國地震局將積極落實西安峰會和“一帶一路”峰會元首共識,同中亞各國一道,把握歷史機遇,加強國際合作,為攜手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更加美好的未來保駕護航。

一是推動構建區域地震減災聯動機制。我們將以“一帶一路地震科學考察聯盟”為基礎,與中亞國家共同探索建立協調、聯動、高效的天山地震科學考察機制,促進地震信息、減災決策和科技資源的共享融合,提高區域跨境災害協同防控和應對能力。

二是提升區域地震科技合作層次。我們愿同中亞國家一道,擴大天山地震國際學術研討會范圍,打造區域地震科學盛會。依托研討會和新疆帕米爾陸內俯沖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平臺,凝練科學問題,繼續開展科技項目合作。

三是強化區域地震減災能力建設。我們將充分利用資源,繼續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研討和訪學活動,擴大對中亞國家人員技術培訓和互訪規模,培養創新人才。今年6月,我們將在北京舉辦“中北亞地區地震地質、斷層形變及防震減災技術培訓班”,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共20名科研人員開展技術培訓;我們也將組織青年科學家積極參加今年9月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別舉辦的中亞—天山青年地球科學家論壇,促進科技人員交流。

期待與中亞國家進一步深化地震科技合作,為區域地震減災工作貢獻力量。謝謝!

申展利:

時間關系,我們提最后一個問題。

中新社記者:

謝謝發言人,請問除了中亞地區外,我們還與哪些區域開展了應急管理領域的合作?目前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

王滿達:

謝謝您的提問。應急管理外事工作,同時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和應急管理事業發展需要。我們積極開展區域交流合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成功搭建“一帶一路”合作主平臺。2023年“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制正式建立,31個國家應急管理部門和國際組織加入該機制,成為創始成員或合作伙伴,共同發布414項合作舉措,為建強合作主平臺提供了務實抓手。目前各項舉措正在穩步推進實施,例如“一帶一路”應急管理千人培訓計劃中,“一帶一路”國家校園安全與兒童傷害應急救護研修班、中非礦產資源開發與管理研修班、孟加拉國應急救援研修班培訓等已經陸續開展。例如,我們前往柬埔寨和老撾開展聯合調研,在柬埔寨暹粒市和老撾萬象市舉辦基層應急能力培訓活動。正在籌備的“一帶一路”應急管理青年交流項目,準備邀請機制成員和重點區域或國家應急管理青年約40人來華,開展學術講座、專題研討、實地考察與體驗等活動。

二是加強區域和次區域合作。建立了中國—東盟災害管理部長級會議機制,共同編制了《東盟災害韌性展望》等災害管理指導文件,推動中國—東盟應急管理合作基地建設,舉行中國—東盟友好城市應急管理“手拉手”活動,實施2023東盟災害管理能力提升項目。建立了中國—拉共體災害管理合作機制,舉行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災害風險治理研討會,交流災害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等方面經驗做法。此外,我們還推動建立中國—太平洋島國災害管理合作機制,在廣東江門啟用中國—太平洋島國防災減災合作中心,成為落實全球安全倡議的范例。我們還推動建立瀾湄災害管理合作機制,在政策規劃、法律標準、監測預警、備災抗災和恢復重建等領域深入合作。

三是聚焦周邊,深化重點國家雙邊合作。推動與蒙古、緬甸、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建立邊境地區森林草原火災聯防聯控機制,共同提高防滅火能力,提升邊境防火聯合響應行動效率,維護邊境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和生態環境安全。深化與周邊國家在洪澇、地震等重特大災害應急救援方面務實合作,健全完善國內救援隊伍參與周邊國家救援行動應急響應制度機制,提升快速反應和有序救援能力。落實中俄應急管理部門聯合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下一步,我部將以“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防治和應急管理國際合作機制為主平臺,通過構建區域和次區域合作機制,深化周邊重點國家雙邊合作,促進共建國家雙邊和三方、多方合作,與國際和區域現有合作機制互為補充,協同增效,共同為地區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申展利: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再見。